中式庭院景观与风水
规划布局的艺术
展现中式庭院的魅力,其规划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庭院的景观设计与主体建筑相互辉映,形成一道和谐的风景线。在这一和谐中,格局的打造要根据诸多元素而定,如房舍的坐向、主门的方位、院子的形状和大小,以及主体建筑的风格和层高等。现代中式庭院融合了传统园林的风格和现代元素,同时注重风水布局,创造出一种宁静舒缓的氛围,让人心灵得以栖息于诗情画意之中。精心设计的景观和风水布局,可以带来荫庇、臧纳、遏煞的吉祥效应。
硬景布局的魅力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照壁,又称照墙或影背墙。它位于大门内外,是一堵墙或组合体,起到屏障的作用。无论是门内还是门外的照壁,都是与进出大门的人相对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在风水上至关重要。它是阻挡凶煞和阴邪的第一道防线。照壁作为中式庭院必备的风水手段,讲究藏风纳气。为了避免气、路直冲厅堂或卧室,造成不吉之象,便有了照壁的存在。在景观方面,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同时装饰墙面,形成更多的空间,使路径曲折迂回,景观更加深幽。
园路与水系的和谐
庭院的园路和水系布局至关重要。园路和水系要阴阳协调、开合环绕。在庭院中,路为阳,水为阴。为了达成和谐平衡,庭院内都要有水系的存在,与园路交互而行,环绕主体房舍,形成阴阳平衡的吉祥局势。水系根据庭院的位置从上方位流出,曲岸迂回、盘卧中庭。园路从主门主路分支而来,迎合水系交互而行。在水系中设置小桥,锁住流水、汇聚财运。水源处可设假山或跌水,水流潺潺,形成灵动之气。但水流不能过大,以免形成激流成煞,水口也不能正对着门窗或中子午线。
假山的诗意与亭台的韵味
假山和亭台在中式庭院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山水相依、依栏而望更是充满诗意。在风水中,“山管人丁水管财”,因此山在风水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假山的堆造要沟壑洞连、峰峦起伏,高低、宽窄要依附于庭院主体之数。水系要曲岸婉转、细流潺潺。在风水改造中,要把庭院作为大环境,景观作为小环境来进行布局,使庭院与景观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风水共体。
当假山融入水的怀抱,那是一片和谐宁静的画面。假山的形态在水中倒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优雅。在水的映照下,山的壮美与水的柔情之间需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假山上的泉水,如琴弦轻拨,潺潺细流,增添着生机与灵动。若泉水汹涌,则成水龙肆虐,不仅带来喧嚣,更可能形成冲击,对主人不利。在建造假山时,我们应选择寓意吉祥的石头,避免带来不必要的煞气。选用如太湖石、黄蜡石、千层石等,堆砌时注重形态,使其呈现金、土之形,符合五行风水之理念。
空间布局是庭院造园的关键所在。传统园林以庭院形式分割空间,创造出小中见大的美学效果。这种空间之美,既符合中国的审美趣味,也符合风水思想。内向的、层次分明的空间是庭院景观的特色。风水讲究藏风纳气,空间变换多更容易积聚气场。在庭院景观的空间布局中,景墙分割也是常用手法。通过景墙,增加空间深度,置一月门与主园相连,内植寒梅修竹,别有一番情趣。透过月门,两边风景各异,诗意盎然,也使得风水之气更加丰盈。
庭院中的植物配置同样重要。没有植物的庭院就如同人没有毛发,无法涵养龙脉。但庭院种植树木也不能随意,有刺的、名字不吉利的、松柏类都不宜种植。古代风水认为庭院应广植树木、花卉,有藏水、避风、荫庇地脉、化解煞气的功能。适宜庭院种植的树木花卉有榆树、柿树、石榴、杏树等,而不适宜种植的包括柏树、马尾松等。
庭院植物的配置要讲究意境,四季分明,季季景色不同。主树的选择要根据主题寓意来定品种,主树一定要健康、主杆挺拔、冠幅丰满。副树小乔木的配置数量一般是主树的1-1.5倍,以观叶、花、果的品种为主。在风水上,主树需选木质坚硬、生命旺盛、寿命长的品种。
选苗时要注重品质,无病虫害、无树皮破损的苗木为佳。乔木要主杆挺拔,树冠丰满;灌木要分支均匀;球类需圆滑规整。地被要选择矮壮旺盛的容器苗,便于移栽、恢复快。
庭院树木种植时不能正对着门窗、子午中线,以避开不利的气场。亭台角、墙阳角要用灌木球类遮挡,以化解煞气。水面不宜种植过多的水生植物,避免遮挡水面,使庭院显得昏暗。
正是这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处,别院寒梅与修竹相映成趣。透过月门望去,门厅玄窗映照着水流。亭台依栏观棋对弈,桥头俯身可见鱼儿戏游。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庭院的静谧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