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新解噬嗑卦与易经来德注图解书单
噬嗑,描绘了一幅咬合与合拢的生动画面。想象一下,在颐中有一物,我们需要先啮住,然后再合拢。这个过程中,上下两阳而中间虚空,象征着颐之象。四一阳间于其中,则象征着颐中有物。这种咬住后合上的动作,就是噬嗑的真实写照。
《序卦》中提到:“噬嗑者,合也。先观而后有所合,因此次观。”噬嗑卦的亨通,是卦象本身所蕴含的特质。世间之事,之所以难以亨通,是因为存在阻隔。噬嗑的过程就是物无所遁形,自然亨通。噬嗑卦的亨通,是对天下万事的深刻概括。
这个卦象中的柔势得中而向上发展,代表了一种平衡与适度的原则。刚柔分明,动而明朗,雷电相合而彰显章法,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噬嗑卦的特质。彖辞中提到“颐中有物,曰噬嗑”,这个“物”可能指的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如人事中的困难、挑战或矛盾。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就是噬嗑的过程。
以卦体卦德来解释,噬嗑卦中的“物”象征着一种挑战或障碍,这些障碍可能是外部的敌人,也可能是内心的矛盾。《易经》中的命名立象各有所取,噬嗑卦的特点在于其直接、果断和明确。雷电合而章法显现,代表着威明相济;动而明朗,更加彰显其力量。刚柔分明,内刚外柔,代表了一种力量的平衡与适度。这种平衡与适度使得噬嗑卦能够利用狱法来处理事务。
噬嗑卦之所以亨通,是因为它能够克服障碍、处理矛盾,达到一种平衡与适度的状态。利用狱法,则是因为其能公正、果断地处理事务。这种特质使得噬嗑卦成为了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易经》中的《象传》提到,雷电交加,象征噬嗑,先王以此启示明罚正法的重要性。
罚,乃一时所用的法律;法,则是平日里所定的刑罚。明罚正法如同雷电之明威,必须明辨是非、区分轻重。对于各种罪行,从轻微的墨刑到严厉的宫刑、大辟,甚至流放、鞭笞、赎金等刑罚,都需要清晰明辨,以振法度,使人知所畏避。
初九的卦象,描绘的是受罚之人的形象,足上戴有校具,脚趾被遮蔽。这种形象代表的是受罚之人无法行动,目的是让其因受刑而警醒,从而改正错误,向善而行。九在初位,象征普通民众,有时难免会犯下错误,所以会有如戴校具、遮脚趾的卦象。但这同时也是一种福气,《易经》说占得此卦的人无咎。六二之爻则象征着以理听断、以柔顺和中正的态度执行职务的过程。六三爻则描绘了处理积年累月的繁难案件的情形。九四爻辞告诫人们必须刚直不阿。《象传》指出九四爻的象征意义及其教诲世人的寓意。《易经》中的每一个爻辞都在教导人们如何行事,如何坚守正义之道。周公以此象征教诲世人其寓意极为精微深刻。在四居卦中狱情极其复杂难解时更需要刚明之才处理以获吉祥然而亦需警惕私情牵绊坚守光明磊落之道。在崎岖的路途中坚守正义,就如同金之刚硬与矢之直线一样坚定不移。在充满艰难困苦的道路上,只有坚守正道才能迎来吉祥的结果。《易经》中的《象传》有言:“利艰贞,吉”,意味着在逆境中坚守正义是获取吉祥的正确路径。光明的到来需要时日,而所谓的“未光”与屯九五、九五的情境相似,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时刻。
六五爻象征一个尊贵的位置,在处理诉讼案件时,虽然使用刑罚,但却能让人信服。这个过程就像咀嚼干肉一样,虽然艰难,但若能像黄金一样刚柔并济、坚守正道,就能达到无咎的境界。这是因为六五虽然柔和,却坚守了中正之道。这也警示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必须坚守原则,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古老的《易经》还揭示了一些深刻的智慧。上九爻则描绘了一种凶象:那些顽固不化、罪大恶极的人,他们背负沉重的桎梏,不愿听取他人的意见,最终走向自我灭亡。这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坚守原则、寻求平衡都是至关重要的。过于偏激或疏忽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易经》中的卦象还引发了关于听觉与理解的探讨。声音通过耳朵传递至内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困卦中的坎象征着言辞的不被信任,而卦的四变坎则强调了这一特点人们难以信任听到的言辞。这也警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信任和理解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听觉,去聆听周围的声音,理解他人的意图。我们也要保持对他人的信任,不要轻易怀疑和否定。
这些古老的智慧不仅仅是《易经》的教导,更是对我们今天生活的深刻启示。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坚守原则、寻求平衡都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