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军刀的鼻祖是什么?亚洲古兵之土耳其基利刀
在这片曾经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辽阔土地上,帝国的荣耀和兵器的辉煌交相辉映,影响力远超今日土耳其的疆界。埃及,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在16世纪初被土耳其征服,于是,土耳其的兵器也随之融入了马穆鲁克兵团。到了18世纪,随着埃及与英国、法国的战火纷飞,基利形制的制式军刀因其卓越的性能被英法所采用,从此这种造型成为欧洲高级军刀的典型形制。
基利(Kilich)作为土耳其独特的兵器形式,主要为骑兵所装备,但不少步兵也同样青睐于此。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刀身前部宽阔,并呈现出双刃剑的形态。这种设计使得基利既能够迅猛劈砍,又适合精准刺杀。刀刃弯曲的弧度恰到好处,使得使用者在战场上能够灵活施展各种技巧。而在刀身上,有一道明显的槽,中部的血槽宽大而深邃,体现了土耳其兵器工艺的精湛。土耳其人擅长锻制花纹钢,其独特的形态和白钢的质量,丝毫不亚于乌兹,使得乌兹在土耳其兵器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刀柄的制作同样精美,多采用黄牛角精心雕刻而成。其中一部分刀柄更是以金银为材料,显得尊贵而华丽。柄部呈圆形,较为笔直,靠近刃部的一端则宽而扁平。柄尾较为细圆,而柄首则向内弯曲,呈球形。在柄部尾端,还有一个开孔,绑有棉索,使战士们在挥砍时能够稳固地握住刀柄,防止兵刃脱手。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设计是为了方便悬挂。这种独特的刀柄设计,让人不禁想起古代的,因此被称为马木路克刀柄。
刀护手呈现出典型的“十”字形设计,中部为斜长方形,上面装饰着精美的错金纹饰。刀鞘内部嵌有两片软木片,外层则包裹着黑色牛皮,以银线或铁线精细缝合。而在刀鞘弯曲方向的上方,有一个特别的开口,这个设计是为了方便弯曲的刀刃顺利入鞘。刀鞘上有些还采用牛皮压凸花工艺,展现出别样的艺术美感,有的则保持素面,简洁大方。鞘尾包裹着银或铜箍,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而鞘头部同样可以包裹银或铜,增加美感的同时也能保护刀身。
这把融合了历史与工艺的土耳其兵器,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博物馆中,都展现着它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