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前兆有哪些 中风如何复健
中风:了解、预防与应对
对于中风这一可怕的疾病,我们无需多言其可怕性。对于那些可能面临风险或有相关病史的朋友们,生活中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与饮食,并了解中风的相关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可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问题,并及时进行救治。
一、什么是中风?
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这个系统中,如果主要病害在心脏,我们称之为心脏病;如果主要病害在脑血管,则可能引发中风。
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脑部的血管受到阻碍,影响到其功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栓塞、压迫、痉挛和血栓五种。其中,中风是最常见的一种。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通常会伴随着神经方面的压迫。
二、中风的前兆
中风并非悄无声息地来临。一般的脑血管患者可能会有头痛、视觉困难、眩晕、晕倒等症状。而中风的前兆包括头痛、头晕、思睡、神智不清醒、无法解释的持续眩晕、视力模糊、语言困难、身体任何一边的软弱与麻木感等。当中老年人出现以上症状时,家人应特别留心,及早去医院检查诊断,避免中风的发生。
三、中风的原因
中风的原因包括脑部血栓的形成、脑部栓塞的出现、出血、屡发性的缺血性发作、高血压引发之脑病变等。年龄也是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中风较少出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群中,但随着环境和生活的改变,年轻人也出现中风的情形逐渐增多。
四、中风的诊断与治疗
中风的诊断可以依据过去病史、体检报告、检验室报告、影像检查、脑血管造影术、脑电波图和心电图等进行。急性中风发作的基本治疗是绝对的卧床休息。在移动行动不便的中风患者时,应小心搬动,避免外伤。情绪激动的患者需给予镇静剂。如患者神智不清或吞咽困难,需给予胃管补充营养。无法自行排尿的患者则需要导尿或其他外科治疗。中风患者还需要持续的复健,预防畸型的持续性扩大。
五、中风病程与复健
中风病程可分为瘫痪期、痉挛期和恢复期。在瘫痪期,患者可能呈现单侧软弱、无力和肌肉松弛的现象。在痉挛期,患者处于肌肉紧张力明显增加的情形下。恢复期则表现为患侧较为正常的临床表征。无论处于哪个时期,都要进行适宜的复健。
对于因中风而导致身体半身麻痹的病人,复健计划通常可以分为卧床期、站立期、爬楼梯期和拐杖走路期四期。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复健建议。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预防和及时应对,就可以降低其对我们健康的影响。卧床期对于中风患者而言,是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患者病侧肢体的位置摆放十分重要,因为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伤害。复健运动应从发病后的第二三天或神智清醒时就开始。患侧肢体需要进行被动的活动,每天约进行四至五次,活动的范围应达到关节的最大范围。随着康复的进展,活动的次数要逐天增加。健侧肢体也要进行每天间竭性的运动,至少五次,每次至少十分钟。
在这一阶段,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运动,如四头肌运动、臀部运动、坐位平衡和关节运动等。这些运动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动作准确、安全有效。
随着康复的进展,患者将进入站立期。在卧床后三至五天,当患者在坐位已经能够保持平衡后,就可以开始练习站位平衡。家属可以协助患者用手搂住其腰部,帮助其站立。患者还需要经常练习用健肢的腿来站立和坐下。
当患者能够稳定地站立后,就可以进入爬楼梯期。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使用健手扶住栏杆,患臂用三角巾托住,患脚在必要时可用支架支住。然后让患者站立,扶住栏杆,健脚先跨上一阶,再拖动患脚到同一阶。如此反复练习上下楼梯。
当患者上下楼梯不再感到困难或疲乏时,就可以开始使用手杖进行行走。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关节复健运动对于中风患者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运动不仅可以维持患者正常的关节活动,增加关节活动力,还可以预防畸形、促进血液循环等。
在进行康复活动时,中风患者应该尽量使用到全身所有的关节部位。活动时需要有支托,并且动作不可过于勉强。康复时,应以患者主动运动为主,他人协助进行被动运动。
在饮食方面,中风患者可以食用一些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如牛奶、瘦肉、黑木耳、海带、芹菜、山楂等。适量的蛋黄、豆油、花生油、鸡蛋、豆浆、香菇、奶油、猪油以及富含纤维素的菠菜、虾米、蜂蜜、大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进行合理搭配,有助于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