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的丧葬习俗净身穿衣
徐州丧葬习俗:净身穿衣的仪式
今天,跟随我的笔触,一起探寻徐州人的传统丧葬习俗中的一项重要仪式净身穿衣,也被称为小殓。
当老人(泛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他们的子女会聚集在身边,为老人进行剃头(男)、梳头(女)、擦洗、整容等准备工作。在这一庄严的时刻,直系亲属会打来清水,用白布帕为老人细心擦洗躯体。这个过程被称为“洗丧”,意为洗去生前的罪恶,让死者在亲人的关怀中安详离去。
讲究一些的地区,用于清洗的水需要专门购买,意在将“阳水”转化为“”。子女为死者净身,既是为了洗去罪孽,也是对死者的尊重,让他们明白这不是为活人沐浴,而是为他们迎接阴间的先祖而做的准备。
在老人咽气之前,子女会为老人穿上寿衣。这是因为在人去世后,穿衣会变得困难。人们相信如果让死者带着寿衣离开,他们在阴间就能得到温暖和尊严。寿衣通常由女儿提前准备,缝制时要避开闰年、闰月,以期能为老人增寿。
寿衣的颜色、材质和穿戴方式都有讲究。通常以红、青、蓝为主色调,忌用黑色。袖子要足够长,避免露手;件数要单数而非双数,避免凶事成双。寿衣多用丝、棉、绸等材质,忌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不吉利。寿衣里子常用红色,寓意后辈生活红火。鞋一般为布底,忌穿皮鞋。在为死者穿衣的过程中,孝子不能哭泣,以免泪洒尸体引发走尸、僵尸现象。
刚咽气时,家人会将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系上红线,放入死者口中。这种做法寓意着多种美好愿景:钱为宝,带“宝”离世;辛劳一生,带走“落头”;投胎脱生,来世不受穷。有的地方会用银质的代替铜钱,意为“含银”。还有的地方会让死者手里握着馍馍,保证他们在黄泉路上有饭吃,来世不缺口粮。
小殓的过程中,铺和盖都称为“衾单”,不能叫“被子”。因为“被”与“背”同音,“背兴”即不幸。贵族可能使用九铺九盖,平民使用三铺三盖已是非常体面。最后穿寿衣时的讲究是“铺白盖黄”,人们称之为“铺金盖银”,认为这样死者到阴间就有福可享了。
在这一传统习俗中,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家人的祝福。通过净身穿衣的仪式,徐州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