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养生
芒种时节翩翩至,迎来仲夏的序曲。太阳行至黄经75°,宣告芒种节气的降临。芒种,顾名思义,便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亦有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步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随着芒种的到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湿润的梅雨季节,雨水丰盈,气温攀升,空气湿润得仿佛都能拧出水来。这个季节,各种物品容易受潮发霉,蚊虫开始滋生,疾病容易传播。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我们的养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在精神调养方面,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恼怒和忧郁。这样可以让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在起居上,我们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适当晚睡早起,接受阳光的沐浴。但也要避开烈日暴晒,注意防暑降温。中午时分,最好能小睡一会儿,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
天气炎热易出汗,我们要勤换洗衣物,保持身体干爽。汗流浃背时,切记不要立刻用冷水冲澡。不要贪图凉快而迎风露天睡卧,避免大汗时裸露吹风。
虽然芒种时节天气炎热,但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气温仍然不稳定。比如东北地区会出现低温天气,因此春天的御寒衣物不要过早收藏,必要时仍需穿着以防受凉。
芒种期间的饮食应以清补为主。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多食用蔬菜、豆类、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还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特别是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懒散、头脑不清爽是大多数人在芒种时节的状态。芒种时节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湿热之气弥漫。人们容易感到食欲不佳、精神困倦。学生、司机及高空作业的人要特别注意防止“夏打盹”,以免影响学习或发生危险。
烹饪美食,呈现生活之韵
在炊火的轻舞中,一道美味即将诞生。油锅热得恰到好处,鸡蛋舞动着金黄的光芒,从油锅中翻滚而出,盛入碗中静待佳期。洗净炒锅,再次点燃火焰,白糖在锅中融化成晶莹的琥珀,西红柿入锅,翻炒两分钟,热情似火。此时鸡蛋、盐携手入锅,与西红柿共舞三分钟,滋味交融间,少许味精点缀,出锅便是人间美味。糖尿病患者亦可尽享这份甜蜜,因为糖分的拥抱,是对味蕾的温柔馈赠。
接下来,让我们领略“香菇冬瓜球”的魅力。香菇如山水间的精灵,与鸡汤、淀粉相伴;冬瓜被雕刻成精致的圆球。姜丝与植物油共舞,香菇带着香气入锅,与鸡汤一同沸腾。当冬瓜球遇上这浓郁的热汤,煮熟之际,水淀粉如薄纱轻裹,味精和香油点缀其中,一道美味佳肴便呈现在眼前。品味间,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再品“五味枸杞饮”,醋炙五味子和枸杞子共舞,以沸水冲泡,白糖调和其间。这一饮品滋肾阴、助肾阳,是养生补益的良方。想象一下,在夏日炎炎之际,品味这滋味的平衡与和谐。
芒种时节养生之道,亦值得我们探寻。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等,可清热解暑;饮酸味水果之汁,如乌梅、山楂等,能敛汗止泻、祛湿益气;食粥以养脾胃,如绿豆莲子粥、薏米赤小豆粥等,凉后食用更添一份清爽;清补养生,如鸭肉、泥鳅等,兼具解热消暑与滋补之效用;静心调适情志,晚睡早起,防暑防晒,以顺应阳气运行。
芒种时节的风土民俗同样引人入胜。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活动,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时节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自然的韵律相得益彰。让我们一起融入这充满活力的季节中品味生活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