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易经知识,揭示逸象内涵

风水知识 2025-04-06 19:01风水学入门知识www.mhkrcw.com

「逸象」乃指那些散逸失传的八卦卦象,犹如尘封的历史秘闻,在古老的文献中留下模糊的踪迹。这些卦象在《说卦传》中并未被详尽记录,但在如《周易》经文及《左传》等古籍中却有所记载。关于「逸象」的起源,虽难以确考,但据传可能是由唐朝李鼎祚在《周易集解》的自序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意指那些补充的、未被人们熟知的卦象。

再谈以八卦卦象解经或用于占筮的传统。自古以来,筮史在注解易经或以《周易》解卦时,都以八卦卦象为灵感来源。以象解经成为汉易中解经的主流方式。即使在王弼开创的“义理派”中,虽然更注重义理的解释,但并未完全否定《周易》经文与象之间的关系。

在众多的古籍中,《周易集解》是保存逸象最完整的典籍之一。李鼎祚在自序中提到的“补康成之逸象”,在书中得以充分体现。康成即郑玄,而其所补的逸象,多为汉魏以后三十几家的注解及《说卦传》所不载的八卦卦象。同样,朱熹在《周易本义》中也收录了逸象,他采纳了荀爽《九家易》的逸象来增补《说卦传》,为易经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探寻逸象的踪迹,如同解锁古老的谜团。从汉易到现代,众多易学家不懈努力,收录与整理逸象,为我们理解和研究易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些逸象,不仅仅是卦象的散逸,更是古代智慧的结晶。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和朱熹的《周易本义》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典籍,为我们揭示了逸象的神秘面纱。

汉代的象数易过于繁琐且缺乏理论支撑,而王弼的义理易则以其简洁和逻辑性的特色,为混乱的易学界带来一股清流。汉易的衰落并非因义理易的兴起,而是源于其自身的问题。汉易与象数的关系紧密,但过于繁琐的解读使得它偏离了《周易》的初衷。尽管如此,汉易仍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周易》的原始信息和解读思路。

荀爽与虞翻的逸象研究对八卦卦象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可能保留了与《说卦传》同样古老的卦象及变化法则。在追寻卦象根源的过程中,汉儒们也发展出了原始《周易》中并不具备的卦象。这些逸象与原始卦象的结合,为我们理解易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逸象」作为散逸失传的八卦卦象,在各类古籍中留下了丰富的痕迹。众多易学家不断收录与整理逸象,为我们理解和研究易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追寻这些逸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批判性的思考,避免过度解读和迷信。虞翻的半象学说在历史上受到误解,其以“二爻卦”解读三爻卦的半象观念在当时虽受非议,却在东汉末逐渐得到认同,并演变为主流的卦象解释方式。如今,这一学说已成为学术界解读《易经》卦象的普遍视角。与此互体概念也从八卦取象逐渐演变为以二、三、四、五爻构成六画卦的解释体系。这一过程亦伴随着对《系辞传》“中爻”之说的误解。

尚秉和视《易林》为逸象宝库的做法引人注目。他深入挖掘了四千多条占辞,试图揭示西汉以前的《周易》义理。尽管他的探索充满热情,但方法学上存在的严重问题亦不容忽视。尚秉和坚信《焦氏易林》中的一字一句皆源于八卦取象,然而这种解读是否能经得起验证,尚待深入探讨。

尚秉和构建的卦象系统内部存在诸多矛盾。以乾为南、坤为北的观念为例,这种假设在尚秉和的《焦氏易》中有所阐述,然而其先天八卦的解读存在争议。事实上,先天八卦的概念源于宋朝邵雍,而非汉代。阴阳思想的发展研究也显示,《周易》的时代背景并不可能产生先天八卦这样的概念。

除了上述矛盾,尚秉和的注解还存在其他问题。他引用的例证单薄,且注解中频繁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如“南”字在《焦氏易林》中的解读,尚秉和仅根据少数例证就断定金为南,而实际上这种联系并不显著。尚秉和的注解中还存在方位与卦象之间的混乱联系,如震为南、离为东等矛盾表述屡见不鲜。其取象方法极度繁杂,除了值日卦等,还涉及互卦、伏卦等概念,导致八卦之间的界限模糊。

汉易中的取象虽存在不统一情况,但多数是因为不同易学家有不同取象习惯。尚秉和的解读方式不仅缺乏有力的验证,而且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他的《焦氏易林注》在解读易经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自相矛盾之处,这种行为不仅未能正确传承汉易的精髓,反而引入了不必要的繁琐和混乱。尽管汉魏之间遗留下来的逸象具有研究价值,但在解读《周易》时,必须谨慎对待逸象的取用,并经过严格的筛选。尚秉和对汉易传统的颠覆和误读,无疑是对古代易学的一种亵渎。

尚秉和对于易经的解读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合理之处,需要我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探索易经的奥秘时,我们应当保持谨慎和敬畏之心,避免误入歧途。

上一篇:馒字是什么五行?取名字中有馒字的含义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mhkrcw.com 买房风水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