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寺庙有收入吗
藏传佛教为何充满财富?
在藏区,众多佛教信徒生活,他们不仅积极捐献财富以换取佛菩萨的宽恕和庇佑,也乐于将财富贡献给寺庙。历史上,藏传寺庙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积累了大量财富。藏传佛教显得非常富裕。
寺庙行政工资概述
寺庙中的行政人员每月平均工资为3993元。这些寺庙是佛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传佛教中,寺庙多采用中式建筑风格,而藏传佛教的寺庙则更多地融合了汉藏两地的建筑风格。
和尚的出家生活与薪酬
和尚是修行者,他们选择出家是为了追求心灵修行,而非职业或工作,因此并无工资。尽管僧人遵循“不捉金钱戒”的戒律,避免直接接触金钱,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得僧人也必须花费一定费用。寺院会为常驻的僧侣发放单资作为生活费。这种单资根据信众的供养情况而定。一些藏传佛教寺院每月的单资为每人50元,而汉传佛教寺院则为每人每月300元。但这远远低于一般人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些寺院可能提供更高的生活费,但这并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资。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寺庙高薪招聘的信息往往不实,应谨慎对待。
寺庙商业化问题
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尚未被商业化侵蚀。汉传佛教近年来确实面临商业化的挑战。许多高僧大德坚守戒律,捍卫佛教传统。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破坏佛教的行为出现。商业化灭佛的现象需要警惕。历史上有过类似的挑战,但佛教始终挺过了这些难关。相信佛教能够抵御商业化的侵蚀,因为邪恶永远无法战胜正义。经典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提到的违背戒律、欺骗信众的行为将会受到惩罚。
西藏喇嘛的修行生活要求
想要去西藏当喇嘛并不简单。藏地出家的习俗与汉地不同,并不会提供所有的生活需求。想要成为喇嘛,需要先准备好剃刀、喇嘛服装以及住宿等。剃度仪式后,通常需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家族可以向寺院住持请求在寺内建造僧舍,或者远离家乡来出家的喇嘛自行建造,但建筑费用需自理。
尽管存在商业化的挑战,但真正的佛教修行仍然是一种内心的追求和探索。对于想要成为喇嘛的人来说,需要深入了解并准备面对这一修行的种种要求与挑战。在藏地想要出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住宿问题。由于藏地寺院的喇嘛住房多为家族制,想要出家的人需要自己寻找或租借僧房。小僧房的价格也不菲,动辄需要花费1-3万人民币。这只是第一道难关。
接下来,出家者需要购买冬夏两款式的喇嘛套装。夏季的僧服相对便宜,预算在500-1000元之间。但冬季的僧服因为需要抵御严寒,价格较高。如果需要在寺院常住共修,还需要购买传统款式套装,以及其他配饰,制装费保守估计需要7000-10000元。
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难道只有富裕的人才能出家为喇嘛吗?实际上,藏地喇嘛出家时,大多是由家人出钱供养的。与汉地认为出家是消极避世的观念不同,认为孩子出家是无比光荣的。出家后的一生所需费用,都是由家人无偿提供的。
以宗萨佛学院为例,学生来自各地的藏区。每当寒暑假放假时,喇嘛学生的家人会给予大约5000-10000元的生活费。虽然偏远牧区和农区的家庭可能较为贫困,只能提供1000-2000元,但其他如食物、油脂、日用品甚至是僧房宿舍的费用都是由家人出资的。如果家庭情况特殊,如破裂或僧人专心修行不愿与家人联系,则由寺院住持或活佛提供基本生活费和教育费。
宗萨佛学院给的生活费并不高,每月只有30-500元的零用钱,但各地寺院佛学院的生活费则依信徒的供养金额而定。富裕的寺院每月可能会给予高达3000-5000元的生活费,足以让出家人每年换一部新手机和iPad。然而这并不是常态,贫富差距在寺院中依然显著存在。
寺院为了维持僧人的基本生活费和日常开销,都需要寻找经济来源。除了依赖信徒的供养外,许多寺院还会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如出版佛书、素食产品等。藏传佛教寺院常见的赚钱方式是开设宾馆酒店和卖场等商业活动。寺院住持和活佛通过与当地官员和商人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支持寺院建设和供养更多的出家人和孤儿老人等。然而并非所有寺院都有这样的经济模式和经济能力来支持他们的僧人生活和发展。大多数传统寺院仍然依赖信徒的不定期供养来维持生计。因此每个地方的寺院经济状况都是不同的个体经历着不同的命运和挑战。喇嘛们不仅需要修行还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他们需要在修行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和生存之道通过不同的方式赚取额外的收入来照顾自己和寺院的发展如念经做超度彩绘藏房画唐卡制作佛像甚至成为网红参与慈善和政治活动等赚取额外的募款收入来维持生计和发展建设自己的修行之路。汉喇嘛的高目标与生存难题
外地人来藏地当喇嘛,通常怀揣高远目标,与本地出家的心态有所不同。他们不满足于像本地人那样习以为常的出家生活,因此并不会到处念经赚取生活费。由于他们的藏语念诵能力和修行资历不足,一般家庭并不会邀请他们。家族朋友圈子固定,互相扶持,互相帮忙。在宗萨寺,我遇到过几位汉喇嘛,他们觉得这里的条件不如想象中的好。供养金额少,生活并不容易。除此之外,由于汉地与藏族的出家态度大不同,许多汉地人认为出家丢脸,尤其是二胎政策未开放之前,不少法师瞒着父母出家。
由于地理和文化差异,汉喇嘛在藏区通常选择群居,如色达五明佛学院和亚青寺等地方。这些地方汉喇嘛人数众多,有较多的汉藏翻译佛经课本资源,可以互相照应。许多汉族喇嘛在出家前都有专科专长,如电脑、建筑、管理等,这些技能在藏地寺院的现代化过程中也得到了应用,互相得利。出家修行并非轻松之事,需要放下俗世杂念,专心修行。佛陀曾发誓不会让修行人饿死,只要专心修行、学习佛经,就会有援助。
近年来,中国藏地各区的寺院都在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虽然寺院会提供公有宿舍和食堂,但日常开销大部分仍需自费。与此相比,印度和尼泊尔的藏传佛教寺院与中国藏地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历史和政治因素,以及家人可能分隔两地等原因,印度和尼泊尔的寺院生活更类似于汉传佛教寺院,提供食衣住行等生活所需。同时因为网络宣传便利,海外信徒和基金会的支持也较多。如果预算有限,选择在汉地寺院出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同样会面临挑战和难题。
无论是出世修行还是入世上班生活,生命的难题总是如影随形。出家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乌托邦,而是需要量力而为,先老实地学习佛法基础,了解与面对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对于那些想着到高收入寺院或跟随知名活佛就能少奋斗三十年的人,心态不对可能会处处碰壁。对于“我有工资五十多了寺院收吗”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佛教源自古老的印度,逐渐流传至世界各地。它分为三大流派:汉传佛教(主要在汉族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在藏族地区)和南传佛教(主要在东南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所大学的三大学区各有特色。
如果你渴望出家,成为一名践行佛陀教诲的修行者,那么你需要面对的,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独身(这里的“独身”,不只是指单身,更是要摒弃男女情欲)、素食、以寺院为家、不蓄财产,为佛教事业奉献一生,普度众生。这是一种非凡的承诺,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这种选择,并非人们常说的“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而是一种崇高的行为舍弃个人的安乐,为众生谋求解脱;舍弃个人的小家庭,为千万人服务,带来快乐。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深的赞叹和敬仰!
关于出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你必须自愿选择出家这条路。这是最重要的前提,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愿望,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你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并签订同意书。年龄不同,所需的家人同意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年轻人需要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成年人则需要提供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
出家也需要一系列的证明和手续。你需要提供身份证、学历证明、户籍证明、体检证明等。特别是婚姻状况,必须是无婚姻恋爱关系,并签署承诺保证书。如果你是已婚人士,必须提供离婚证明书。还需要当地派出所开具的无犯罪记录的证明书。
南方的寺院众多,出家选择也更多一些。但一定要分清哪些是正信的寺院,哪些是被商业力量影响的寺院。只有真正的正信寺院,才能让你得到真正的修行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