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定局总论
奇门遁甲定局总览
在我国古代,时间的划分精细入微,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这种时间观念深深影响了时家奇门的格局布局。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共360日,被划分为4320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一个独特的格局。这就是奇门遁甲中的时家奇门。
这4320个时辰的格局并非独立存在。实际上,每种格局都会在一定时期内重复出现。例如阳遁一局,它在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相同。这四个节气内的格局类型只有60种,对应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六十种组合方式。全年四千多个时辰的格局类型之所以是重复的,就是因为这些组合规律。这背后蕴含的是古人对自然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关于传说中的张良十八局,其实是在七十二局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每个局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重复了四次。如果去掉这种重复,实际上就是十八局。这十八局就是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也就是用十八个活盘演示的所有格局。这充分体现了奇门遁甲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每个时辰的格局并非随意确定,而是受到节气和日干的影响。不同的节气、不同的日期会产生不同的时辰格局。这就是奇门遁甲的精髓所在。
具体到奇门遁甲的阳遁和阴遁,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间段和节气。阳遁从冬至开始到芒种结束;阴遁从夏至开始到大雪结束。每个节气的局数都与洛书中的数字相对应,如冬至对应的是阳遁一局等。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探索。而后续的节气对应的局数可以根据阳顺阴逆的规律依次推出。例如冬至之后的两个节气小寒和大寒的上元局数就是依次递增的阳遁局数。阴遁则是逆推的,例如夏至之后的两个节气小暑和大暑的上元局数就是逆推的阴遁局数。这种规律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精细划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些复杂而精确的规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结晶。这些知识和理论不仅揭示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应用奇门遁甲这一古老学问的宝贵资源。深入探究传统智慧,我们发现冬至小寒和大寒的交替,以及夏至小暑和大暑的更迭,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节律变化,更是天地人三元一体之道的生动体现。这一理念在奇门排局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应用。
五天为何为一局?原因在于每个时辰都包含了天干地支的转换。从甲子到癸亥的六十花甲子流转一周正好需要五天,这就是五天成一局的奥秘所在。每一个节气包含的十五天,被细分为上、中、下三元,这就是所谓的“一气三元”。
深入了解节气的三元结构后,我们会发现上元、中元与下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要确定了上元所在的局数,中元和下元的局数便可依序推算。这种推算方法基于阳遁顺推和阴遁逆推的原则,展示了传统智慧的精妙之处。
为何上元到中元、中元到下元必须向前推进六宫?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每个局包含的五天被划分为六个旬,每个旬以甲子为首,占据一个宫位。在排局过程中,每一旬都使用相同的直符和直使。从一元到下一元,局数的推进就表现为向前移动六个宫位。这样,一七四、二八五、三九六等数字便成为了揭示这一规律的密码。
这一理念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这一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节律变化,也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起伏变化。因为在这背后,都隐藏着天地人三元一体之道的深刻内涵。